• 幻灯片一
  • 幻灯片二
  • 幻灯片三
管理大师

玛丽·帕克·芙丽特 -- 管理理论之母,管理预言家

发布日期:2016-01-16    来源:    点击: 1801次
  玛丽·帕克·芙丽特 -- 管理理论之母,管理预言家
  
  玛丽•帕克•芙丽
  
  玛丽·帕克·芙丽特(Mary Parker Follett,1868—1933) 管理理论之母
  
  玛丽·帕克·芙丽特是一位消瘦、秀气、气质非凡、魅力超群,却又一辈子未婚的传奇女性。她不仅是一位波士顿上层社会的社交名流,而且是一位具有重大建树的一流学者,她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哲学方面都有着极高的素养。这种不同学科的综合优势,使她可以把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内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在管理学界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新型理论。有人认为,芙丽特的思想超前了半个世纪甚至80年。20世纪60年代以后管理学的诸多探索,追根溯源都能在芙丽特那里得到启示。由于她对管理学的巨大贡献,当代的大师德鲁克把她称为“管理学的先知”。甚至有人把她与泰罗相提并论,宣称这位杰出的女性应当与“科学管理之父”并列,可称之为“管理理论之母”。
  
  芙丽特早年在政治、法律、哲学上的训练对她的政治倾向影响很大,尤其是德国哲学家约翰;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对她影响至深。费希特作为康德的弟子,在早年追随康德,崇尚理性,主张个人权利不可剥夺。后来他在政治哲学上转向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把理性至上与爱国热情融为一体。在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处处表现这种建立理性王国的强烈愿望。为了德意志的复兴,费希特信奉个人自由服从于集体的民族主义,他认为,个人并不拥有自由意志,而是束缚于一个所有人都参与的人际网络之中。所以,个人的自我从属于一个更广泛的自我世界之中,使自我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自我,直到全部融合成为一种“大自我”,而这种“大自我”又是所有人的共同生活的一部分。这一思想,构成了芙丽特1918年的名作《新国家:作为大众政府解决方案的集体组织》一书中的基本思路。芙丽特在这本书中的名言是:“我们只有在集体组织之中才能发现真正的人。个人的潜能在被集体生活释放出来之前,始终只是一种潜能。人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品格,得到自己的真正自由。”
  
  芙丽特是一位有着强烈人文关怀的学者,她关心的是如何使人在拥有真正的自由和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公平的社会。她对于民主的理解与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托克维尔非常契合。两人都倡导通过团体生活释放被压抑的人性,反对社会出现千人一面、个人日益平庸化的趋势。有人认为:“芙丽特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她的思想扎根于美利坚式的乐观主义和平等思想的土壤之中;但是,与此同时,它又与美国式的个人至上的观念、个人主义和操纵社会的信念背道而驰。对于民主管理的坚定信念指导着她的一切活动,并且作为生活的目的,照亮了她后来的整个一生。她发展了民主的理想,始终保持着对它的忠贞,并且不断地通过实践,努力将其变为现实。正是这种始终如一的连贯性,芙丽特才能最终取得丰硕的成就。”
  
  在20世纪初期,芙丽特一直从事公益性的社会工作。使她引起公众关注的,是在波士顿公立学校组织建立并且经营管理一个职业指导中心。这是美国第一个这样的中心,由芙丽特担任顾问。她总是密切关注着中心的各种事务,热情地询问相关结果,全力以赴投身社会工作的大舞台达25年。她出名后,不管是地区性组织还是全国性组织,都纷纷向她寻求咨询和指导。由于具有执着的探索精神和坚持到底的决心,在多年的社会工作中,芙丽特一直强调亲自动手,直接参与,这使她不可避免地成为革新家。一旦她有了新点子,就会竭尽所能,尝试各种办法,努力说服别人接受她的建议,并亲自参与实施。在她眼里,没有什么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再小的事情都有它的意义。例如,煤炉晚上要封火,这种具体事务,她也要运用各种知识探究,找出最经济的封炉火方法。然后再把这个方法教给负责打扫楼房的工友。在公立学校的管理中,她建议学校当局在课后仍然对外开放学校的相关设施,提供给学生以及社区居民来娱乐和学习,从而使学校成为社区交往的平台之一。芙丽特是一个十分注重细节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公立学校的晚会中心,本来是提供给人们娱乐的,但芙丽特提倡在晚会中心里放置写字台。在她眼里,娱乐是重要的,而工作则更加重要,那些在娱乐的同时可以穿插工作的人需要写字台。所以,她专门做出了适合晚会用的写字台,并且得到其他城市的效仿。这种种细节,改进了波士顿公立学校的管理体系,而且一直被沿用下来。
  
  在企业组织和管理领域,芙丽特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生涯。她新颖独到的见解,征服了一批富有预见性和思维敏锐的管理精英,有越来越多的经理前来向她求教。1924年,她出版了企业哲学的代表作《创造性的经验》,开辟了管理思想的新领域。在纽约有关当局每年为企业管理人员举办的年会上,芙丽特作为管理思想研究方面的权威曾被邀请发言。这说明,尽管人们对她的思想还没有吃透,但已经感受到了她的思想引力。芙丽特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组织形态,人们对它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她独具慧眼地看到,企业不仅仅只是一种经济组织,而且是一种社会服务组织。她已经预见到,人类民主状况的改善必将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思路下,她把企业放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中加以研究,并且特别关注企业在社会公平与公正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从这一高瞻远瞩的视野出发,芙丽特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管理理念,其中包含了有关权力、领导、控制、建设性矛盾以及融合统一等多种内容。作为一个企业界的“局外人士”,芙丽特一生从未效力于任何一家企业,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企业开出的报酬单。但是,她对企业管理的贡献,却彪炳史册,在多年以后成为不断被学界开发的富矿。
  
  芙丽特后期的著作大多是以演讲稿、报告等零散形式出现的,加之她本人逝世比较突然,所以没来得及集中整理出版。她的密友厄威克在她逝世后,积极地筹备出版芙丽特后期著作。1941年,美国的H•C 梅特卡夫和厄威克共同编辑出版了《动态管理——芙丽特演讲集》。1949年,厄威克又以《自由与协作》为题出版了芙丽特在伦敦经济学院的演讲集。这两部著作对全面了解芙丽特的思想具有重大价值。
  
  在技术至上和个人主义的美国,芙丽特的思想没有引起当时人们足够的重视;但在大洋彼岸的英国,由于有组织的工会比较发达,她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尤其是在强调群体的日本,芙丽特的思想得到高度赞扬。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人又重新发现了芙丽特,除德鲁克给她以极高评价外,在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塑政府”浪潮中,芙丽特的思想成为政府变革的渊源。所以,有人指出,尽管直到20世纪80 年代,戴维•奥斯本和泰德•盖布勒才提出要“重塑政府”,但其理论渊源完全可以追溯到芙丽特,她是“重塑政府运动之母”。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芙丽特的当代意义更为突出。她倡导的融合统一原则,对于异质文化的整合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极具指导意义。站在新的世纪,人们会发现,芙丽特在80年前的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