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公开课, 共同分享有建设性价值的商业思索、见闻和感悟

服务项目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项目 > 企业集团管控

中国制造与美国制造的差距

2016-01-22 10:50:47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 1828次
【本文导读】中国制造与美国制造的差距 2014年世界GDP排名:美国第一名,177684亿美元;中国第二名,109280.8亿美元(包括40%的外资企业)。中国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这的确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有成绩我们
  中国制造与美国制造的差距
  
  2014年世界GDP排名:美国第一名,177684亿美元;中国第二名,109280.8亿美元(包括40%的外资企业)。中国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这的确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有成绩我们要肯定,但我们也不要被光鲜的外表所麻痹,更应该看到事情的本质。我们来综合分析一下:美国人口3.15亿、中国人口13.6亿(2013年度调查数据),美国和中国的人均GDP分别是56407美元和8035美元(包含40%外资)。这样来看,我们的效率是美国的七分之一。如果扣除外资,那么我国的人均GDP将是4821美元。我们的效率是美国的十二分之一。虽然是一种综合算法,由此可见我国的制造业效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如果我们的效率上不去,那我们的成本就会大大的增加,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失去制造力低成本优势。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近期公布的研究报告。报告将出口排名世界前25位经济体的制造业成本进行了量化比较。报告选取了工人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能源成本、汇率水平作为决定制造业成本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中国作为低成本制造业大国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温和的薪酬增长、高效的生产技术、低廉的能源价格以及美元汇率走低使得部分商品在中美两国的生产成本几乎没有差异,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与其他国家跨国公司未来会选择在美国境内进行生产。
  
  波士顿咨询集团的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以美国为基准(100分)。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成本优势已经由2004年的14%下降到2014年的4%,这就表示目前在美国进行生产只比在中国进行生产贵4%。
  
  该研究报告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对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差距在2020年左右将不复存在。
  
  HRC劳动力成本
  
  目前,中国制造业小时人工成本约为3美元左右,而美国制造业小时人工成本在35美元左右,从数量看,我国仍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从发展趋势看,2004-2013年,我国制造业小时人工成本增长超过200%,年均增速超过10%;而同期,美国增长幅度仅为27%,年均增速不足3%。
  
  HRC劳动生产率
  
  从绝对量来看,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不足美国的10%,而在高端制造领域,美国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20倍以上。从增长趋势来看,过去10年中,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0%以上,低于制造业工资成本增幅;而同期,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接近5%,高于劳动力成本增长速度。
  
  HRC资源与能源
  
  美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增强的原因还在于北美丰富的资源以及能源。高盛在其2013年前景展望中指出,美国的可开垦土地面积比中国多出5.3倍,水资源是中国的4.6倍。2004-2013年,我国工业用电价格上涨了66%(2013年我国工业平均电价0.58元/度,比美国高出30%左右),工业天然气价格上涨了138%;而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使则其能源价格出现下降。
  
  HRC汇率与其他
  
  自200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超过30%,给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对比带来显著影响。从税率看,我国的优势也并不明显。目前在我国经减免后的本土和跨国公司实际税率在都22%左右;而在美国,本土和跨国公司经减免后的实际税率分别在23%和28%左右。另外,在供应链、运输和房地产等方面,我国的成本优势也在减弱。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目前,中美两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越来越近,这就意味着我国制造业将会很快失去成本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必须重新塑造新的竞争力,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快速转型升级。德国工业4.0将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必须务实的在精益生产、自动化生产、智能生产上夯实管理基础,必须尽快摆脱手工作坊式的“工业1.0”时代,必须尽快跳过“工业2.0”版,直接进入“工业3.0”版,为早日进入工业4.0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
  
  慧润咨询将携手中国制造业共同实现这一梦想。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责编: 交流邮箱:bosines@sina.com 打印全文
业务咨询热线: 13854231367
电子邮件: bosines@sina.com
Copyright ? 慧润 Consulting 2008,All Right Reserved.鲁ICP备05020491号